【資料圖】
近年來,白茶憑借俏麗的外形和清爽的香氣逐漸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茶品。而其中兩個地區品種最為引人注意,一個是福建地區的白茶品種,因其獨特精細的制作工藝加上前期福建其它產品的宣傳而走紅,一個就是云南當地的白茶品種,獨特的地理氣候孕育出的奇特品質也使得它在茶界占有一席之地。
但其實現在很多人雖然常喝白茶,可能夠分清楚福建和云南品種差異乃至品質特點的人就少之又少了。
談到茶葉的區別,其實首先要說的就是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。俗語有說: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。福建最具代表性的白茶品種是福鼎當地的“華茶1號”或者“華茶2號”,福鼎地區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,年相對濕度高達80%,土壤有紅壤、黃壤、紫色土和沖積土,PH值普遍在5.0左右,大部分的土壤適合茶樹生長。且福鼎當地白茶品種為小葉種茶。
而云南當地近來大熱的景谷大白茶,可以算得上是云南白茶的高品質代表了,畢竟曾作為“白龍須貢茶”進貢朝廷。此茶原產地為云南景谷縣秧塔村,不同于別的茶樹品種,秧塔大白茶芽葉均滿披白毫,且芽頭尤為肥壯,最長可長至成人手指兩個指節。當地海拔1600米,亞熱帶季風氣候,且茶樹周圍生態環境保護極好,因此茶樹通常較為高大。目前《云南山頭茶探秘》上記有現存古樹約為1000棵。
氣候環境的不同,使得兩種白茶需要不同的制作工藝來完成,因此兩者的品質特點也完全不一樣。
福鼎地區白茶由于葉片較薄,通常萎凋時間在八小時左右,然后烘干干燥,因此成茶顏色綠白,沖泡有淡淡花蜜香,且湯色持續金黃,葉底柔韌泛綠披白毫。而景谷大白茶因為葉片肥厚,通常萎凋時間為2天左右,此品種含水量較高,葉質表皮疏松,易與外界交換,所以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慢慢萎凋實際已經開始有些發酵,程度甚至接近紅茶。因此花蜜香更為濃郁,且沖泡湯色會由金黃慢慢轉為淡橙紅再變為金黃色,葉底也明顯發紅,都是發酵度更高的表現。
所以說,福建福鼎的白茶跟云南景谷的白茶,本身并無好壞之分,只是各自不同的地理環境加上適合自身的工藝,造就出了不同的味道,福鼎的白茶清爽細膩,久存有淡中藥香,云南白茶芽肥毫重,鮮香甘醇,越存發酵的香味越明顯,溫和可人。